重磅!中央剛剛定調2017年經濟工作
來源: http://mp.weixin.qq.com/s/RPNVDAcGDi_z0CXOrq0eeQ   發布時間: 2016-12-18 01:02   3383 次瀏覽   大小:  16px  14px  12px

昨天(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2017年的經濟工作。很顯然,這是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鋪墊,定基調。金融風險顯現和穩中求進被明確地提出來。

 

跟往年不同的是,“穩中求進”這個大基調從2011年開始以來,已經提了5年,今年再次提出,而且還把它上升成了“治國理政重要原則”,這說明,“穩字當頭”在2017年顯得非常重要,這既跟國內環境和各種風險顯現有關,也跟國際形勢紛繁復雜、充滿太多不確定性有密切聯系。

 

按照慣例,每年的12月中旬前后,都會召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是最高規格的年度經濟會議,既會對即將過去一年的經濟工作做一個總結,也要對來年經濟工作做出部署和定調。

 

而專門部署和研究經濟工作的政治局會議則一年要召開幾次。2014年前,中央政治局研究經濟工作的頻率是“一年兩會”,但2014年之后,提高到了“一年四會”。2016年,就包括4月29日、7月26日、10月28日,以及昨天的12月9日,一共四次,基本是每個季度召開一次。政治局分別就經濟形勢召開會議,對于經濟走勢的分析研究從以往半年一次提高為一季度一次,這意味著中央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經濟事務越來越關注,對經濟工作越來重視。

 

這一次會議,新華社總結認為釋放出六大信號,分別為:一、明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重要原則;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三、加快推進一批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四、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五、加快研究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六、多舉措釋放擴大開放積極信號。

 

這些信號,有些是以前的重申,有些則是真的釋放不少新提法和新要求。草哥應網友的要求,擇其要點和比較新鮮的提法做一個分析。

 

首先來看,為什么把“穩中求進”提升到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在穩中求進已經連續5年作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基調之后,有人認為,這一次是不是會有所改變?但從這次政治局釋放的會議來看,不僅沒有改變,還進一步有所加強和提高,從經濟工作提升到整個國家治理的理念之中。說明穩定在當前,特別是在2017年顯得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2017年,十-九大將要召開,既有人事方面的重要布局,也要對國家未來5年,甚至更長遠的未來進行布局。但是,在國內經濟生活中,還存在不少非穩定因素,特別是經濟金融方面的風險日益突出。

 

這次會議毫不諱言地表示,當前經濟形勢仍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其中又以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金融風險顯現、部分地區困難較大等最為突出。

 

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是個老話題,但是“金融風險顯現”的提法則是第一次。今年7月26日,政治局會議提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隱患”;10月28日,在政治局會議上再次提到“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接連三季度提到金融風險,且語氣持續加重,這意味著當前金融正存在嚴重的失序風險。

 

這從最近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也可以看出來。先是對價格瘋漲的樓市,采取了嚴厲的干預和抑制措施。在高層指示和統一部署下,各地方紛紛出臺了嚴格的限購限貸措施,有些地方甚至嚴厲得出乎很多人意外。這顯然表明,高層已經意識到高房價帶來的風險一旦掌控不好,很可能危及整體經濟。

 

其次,從金融主管部門對“險資股市舉牌”的喊話以及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也可以看出,2017年決策層已經把抑制金融風險作為重要的經濟工作,并且會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

 

在這個大背景下,2017年要想在金融領域搞所謂創新的想法,要想在資本市場興風作浪、渾水摸魚的做法,恐怕要三思而后行。

 

從國際環境看,各種“黑天鵝事件”頻頻出現,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無論是美聯儲加息可能帶來的全球資本市場海嘯,還是歐美等國家領導人的換屆,對中國都可能帶來非常大的風險。美聯儲加息引發的人民幣匯率波動、資本外流、企業撤資等,事關國家經濟命脈;歐美政要上臺之后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新的地緣政治干預和經濟政策,也可能會造成全球經濟格局和經濟版圖的重新塑造。

 

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風險聚集,需要中國靜觀其變,穩字當頭。像特朗普和蔡英文通電話這樣的事情,中國都沒有把事情鬧大,而是巧妙地把之歸因于臺灣當局“做的一個小動作”,這明顯是大事化小、靜觀其變的做法。

 

可以預期,2017年那些可能帶來明顯風險因素的改革和創新,將會明顯放慢步伐,在盡量不影響市場機制的情況下對經濟體制中存在的風險將會進行更加嚴格的管控。

 

除此之外,部分地區困難較大,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積極吸引外資等,也是比較新的提法。每一個新提法背后,都是當前比較緊急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比如部分地區困難較大,既包括農村的廣大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脫貧問題,也包括因為去產能、環境治理和經濟下行導致的東北、河北和山西等“銹帶省份”在經濟轉型中出現的一些困難。

 

作為“十三五”指標性執政成績,決策層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中對于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將是最近幾年的一項特別重要的工作。

 

而東北、河北、山西等因老化工業和產業,加上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導致最近幾年經濟急劇下跌,東北一些地方甚至發生負增長的現象,這將對中國推動的“脫貧”形成嚴重阻礙。接下來可以預期的是,對這些地方一方面將加大財政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則由各部委依據自身職能給予直接且有效的優待政策。比如前段時間證監會出臺的IPO扶貧,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吸引外資是30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時期比較流行的一句話,這次特別提出要“積極吸引外資”,有點恍惹隔世的感覺,但其實也是當前形勢所迫??梢?,外資流出和撤離的事實,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

 

以上幾點,事關重大,各位可以慢慢體會背后蘊含的意義。接下來,經濟領域更大力度的整頓和去泡沫、去杠桿的動作會加大,一系列隱藏和顯現出來的風險,將會不惜以任何代價消除或者抑制。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黑人|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在线v日本|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